定居厄瓜多爾的計畫
我已經計劃近15年了,訂雜誌,找資料,一個個國家城市實地拜訪。我是那種“想”要做,就去做的人。不一定都會實現,但至少我試了,就沒遺憾。還有很多很多想做的!就一步一步來。
我已經計劃近15年了,訂雜誌,找資料,一個個國家城市實地拜訪。我是那種“想”要做,就去做的人。不一定都會實現,但至少我試了,就沒遺憾。還有很多很多想做的!就一步一步來。
到祕魯最大的目的是去參觀馬丘比丘(Machu Picchu)。去馬丘比丘要先從一個小鎮Agua Caliente(直譯叫“熱水”)坐巴士上山,除非前一晚就住在這鎮,否則先要坐火車到這鎮上,才可搭巴士。
那些水果都又大又漂亮,令我巴不得每樣都拿個來吃,尤其是柿子和無花果。怎麼這個時候還有柿子?而且那麼大,那麼漂亮,在美國我都還沒見過。那無花果,皮滑身體飽滿,天啊,我實在說不出話來了!這無花果和我有一段因緣。
這裏天氣良好,物價低廉穩定(雖然我跟他抱怨跟三年前比,漲很多),政治也穩定,吃住都很方便。這邊人不太八卦,鄰居朋友相處,大家談完,出門就沒了。他說,若你是喜歡繁華大都市的生活,這邊沒有,但如果你喜歡淡淡的生活,每天在路上閑逛,吃點點心,喝個咖啡,晚上請朋友到家喝個啤酒聊聊天,那這個城市是屬於你的。可是,如果你只把自己関在門内,不出去交際的話,那你在此會很孤單無聊(不是在每個地方都一樣嗎?)。我深有同感,那些燈紅酒綠的日子早已離我遠去,現我只想靜靜的坐下來,看看書,聼音樂,拉拉琴,沒有目的地的到處亂晃,把所有雜事放之腦後。找些性情相近的朋友,聊聊天,喝個咖啡,興致一來,下個廚,煮些讓大家驚訝高興的東西。這就是我理想的退休生活方式。
每年一次的長途旅行,我都會帶本筆記本,每天寫下經歷。所以一年就一本。今年想甘脆在電腦上寫,容易修改,也容易存檔。這些有點像日記,但旅行,其實也沒多時間想及寫,就是拉拉雜雜的記下所見所聞。所以,不想聼老先生嘮叨,請跳過無閱。
對利馬的第一印象是很沒個性的城市。我住的旅館區叫米拉弗洛雷斯(Miraflores),算是利馬市内的好區,市内出名的旅館,餐廳全在這區。但我逛了十幾條街,看到路上幾乎全是公寓式建築,連大部份的旅館,也看起來跟公寓差不多。但我剛到,也只看一小部分的城市,明天加入城市之旅的團,看看能不能讓我對這城市改觀。但其實來前,就聼到很多人對我說,利馬市不值得一留,所以心裏上就有點準備,所以也不算失望,因我來利馬是另有其它目的。
移居海外,並無法把這壓力消除,而且可能在第一年,更有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的壓力。你不必移居海外去享受較少壓力的生活,但住在國外更容易順其自然的“讓”事情發生,而不是刻意的“使”事情發生。尤其到一個你認為生活費較低的國家,相較之下,你很快學會感謝你所擁有的,而不是想要更多。
大提琴型似女軆,他坐著環抱其琴,如擁其妻身軀。左手按弦,上下移動,如同輕撫其軆。右手拉弓,琴音流瀉,如在其耳訴説情意。
會寫這個是因為看到有人寫,南美洲人都在樹下優閑的喝咖啡。我是不想破壞那美麗的想像,但我怕萬一有人為了追求那美夢,到了那裏會失望更大。我在專門外銷咖啡的農場喝了他們的頂級咖啡,也是一口就倒掉。他們是出產咖啡豆的,但咖啡不只是有好咖啡豆就可以泡出好咖啡,就像採到好茶葉不一定會泡出好茶。
作菜主要是煮的方式(煎,煮,烤,炸)和用的材料融合。方法知道,材料也可隨心所意加加減減,只要好吃就好,沒有對與錯的問題。菜好不好吃,其實很多都是材料問題,只要材料新鮮成熟,稍為處理一下就會很好吃。
客人在此喝咖啡或啤酒,興來,把桌椅往旁一推,就跳起來。我到時,一隻狗懶洋洋趴在門外斜眼看我,一進去,3,4個老人,散坐在幾個桌子,兩眼無神。空氣是靜止的,時間是停頓的。整間咖啡館唯一流動的是漂浮的探戈樂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