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選官員的定義含糊 議員是民眾的代言人 大家要具有正確觀念
顧雅明市議員強調,他是一個民意代表,絕對不是什麼政府官員,他所應該做的就是為選區民眾當橋樑、發聲音、爭權益、謀福利。
顧雅明市議員強調,他是一個民意代表,絕對不是什麼政府官員,他所應該做的就是為選區民眾當橋樑、發聲音、爭權益、謀福利。
過去曾經有人說:「美國是老年人的天堂」,因為它有極為妥善的老人社會福利制度,現在由於整體經濟情況有巨大的轉變,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高到已經影響及很多基本項目的運作,當然也使老年人照顧的經費縮水。
商業競爭是好現象,可是不容許惡性競爭,降價爭取顧客是競爭的手段之一,卻不能用「同歸於盡」的手法,因為做生意都想賺錢,中國俗話說「殺頭生意有人做,虧本生意沒人做」就是這個道理;希望基於社區的和諧,也為著華人社會的發展
對於許多從亞洲地區移民來美的華人來說,在最初看到美國的公共設施包括公車、地鐵,以及商場、辦公大樓的冷氣強勁到逼人加穿外套,多少都會有美國人太過享受和浪費的感覺。
顧議員認為,只要能夠讓老人家增加快樂,他就覺得歡喜,因為年紀較長的人,對我們的社會多少都有過貢獻,現在他們退休了,應該讓他們享受平安舒適的晚年時光,接受社區服務機構的回饋性照顧,並得到應有的尊敬。
一向對教育問題十分關心的顧雅明議員表示,紐約市教育局對於公立學校的評鑑,有其一定的標準,相信他們對法拉盛高中的評級,經過分析與考量,而將該校列為必須強力整頓的名單,也有充分的理由與根據;不過,他了解法拉盛高中近兩年來已經在許多方面力求改進,像是學生的上課比率回升、畢業人數也有增加,這些事實教育局應該有所知悉。
顧雅明市議員在許多場所應邀講話時,經常都會強調民眾的生活品質問題,他最常提到的是「三愛主義」,就是要大多愛自己、愛家人、愛社區。
既然要在美國落地生根,就必須付出自己的精神和力氣,把英文的學習看成自己生活與生存的必要條件,至少要利用機會學習,華人不能永遠把「不懂英文」當做擋箭牌,一切都希望別人幫你做好,這是一種需要改進的偏差觀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