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認
他那雙該死的綠眼睛,卻像圖釘似的,仿佛可以把我釘在牆上。雖然他對我說話時,聲調總是徐緩有禮,我卻一直聞到挑戰的意味。偏偏越危險的事,卻越能吸引我,我怎能不一探究竟就落荒而逃呢?
他那雙該死的綠眼睛,卻像圖釘似的,仿佛可以把我釘在牆上。雖然他對我說話時,聲調總是徐緩有禮,我卻一直聞到挑戰的意味。偏偏越危險的事,卻越能吸引我,我怎能不一探究竟就落荒而逃呢?
一個月前,我在健康路上巧遇楊阿姨,她早已經定居美國幾十年了,有個非常疼惜她的白人老公,這次是回台灣度假,可是老太太一說起楊叔叔,立刻淚崩,接著在路邊泣不成聲…
在移民的國度裡,我們一定要認清自己所處的社會型態,做任何事要認清時勢,而且要有為有守維護族裔的利益,要發揚無私的互助精神,而不是在自己擁有權力的時候,一意孤行的將華人社區推向不可收拾的深淵。
身為一名經常徬徨的父親,每當我面對兩名男孩各自迥異的難題,面對他們的挑戰、無助或焦躁,我總是想起父母,尤其陪伴最多的母親,想起他們留下的,以及我所繼承的,那些記憶,往往給我一點鼓舞,一點智慧,一點勇氣。
華人在海外常以提倡「中華文化」為衣鉢,今天看到在我們生長的地方反而在文化上起了根本的變化,而且是朝反方向而行,不知大家心中的滋味為何?但本質上,我們是美籍華裔,如果在海外,從自己的家庭與自我,重視屬於族裔的特質文化,身體力行從社會的基本面家庭教育做起,加強對子女的文化傳承教導,也算是一份自我的交代。